中国物流业十年发展回顾
发布时间: 2012-11-12 文章来源: 其他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的10年,也是我国物流业确立产业地位快速发展的10年。10年来,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

  一、物流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物流业产业地位得以确立。10年前,人们对于物流业的产业地位还有不同看法。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单列一节,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09年,国务院发布我国第一个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列入“十大产业规划”。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物流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物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政策不断落实的推动下,10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03~2011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2011年达3.2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两番。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与此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中有降,从2002年的18.9%降为2011年的17.8%,相当于当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由2002年的974元,下降到2011年的531元,物流业对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贡献越来越大。

  二、物流企业群体快速成长

  市场集中度显着提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显示,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的50强物流企业,超过100亿元的有12家,超过50亿元的有21家。50强入围“门槛”由2004年的2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5.4亿元。排名前10位的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有调查企业的比重由2009年的7.6%提高到2010年的8.5%。
  物流企业核心群体初步形成。从2005年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认证工作。到2012年8月,经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已达1766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达到110家。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
  专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一是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二是围绕企业需要的专业化物流融合发展。如汽车、家电、电子、医药、烟草等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专业物流配套能力。三是各类物流企业创新发展。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航班、越库配送等新的物流模式得到推广运用。四是供应链管理开始起步。物流企业介入代理采购和分销业务,流通企业延伸物流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能力显着增强。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2003~2011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过15万亿元,年均增长24.4%。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加大对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达到2.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7%。
  综合运输体系初具规模。到201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410.64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1.3倍;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比2002年翻了两番多。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9.3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6%。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比2002年新增3000公里。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2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762个,比2002年增长1.5倍。民用航空机场180个,比2002年新增39个。
  物流节点设施稳步增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核实,截至目前,我国各类物流园区共有754家,比2006年、2008年的调查分别增长264%和58.7%。调查显示,运营的物流园区占46%,在建的占32%,规划的占22%。与2008年相比,规划和在建园区占比有所下降,而运营园区占比大幅上升。运营物流园区中,涌现了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作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物流信息化和技术应用取得实效

  企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大部分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大型企业信息化率达到90%以上。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系统逐步推广。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加快搭建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钢铁、汽车、医药、烟草、石化、零售等行业物流信息化走在前列,上下游信息共享和信息对接,逐步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发展。
  公共信息平台发挥作用。一是行政性物流信息平台稳步推进。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电子口岸建设,整合海关、交通、税务、工商、质检等多项电子政务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全面发展。以钢铁、公路货运、医药行业为代表,打造线上物流服务平台,融合多种信息技术,推动“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延伸。三是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建设。许多省市纷纷搭建服务区域市场的物流信息平台,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仓储保管、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分拣包装、自动拣选等专用物流装备广泛应用;条码技术、智能标签技术、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得到推广;冷藏、配送等专用车辆需求旺盛,叉车、托盘、货架、自动拣选、自动化装备等专用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联网、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五、物流业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外商外资全面进入。2005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物流服务领域全面开放。国际知名跨国物流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加紧网络布局和服务提升,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区域物流加强合作。东盟-中国自贸区启动,东北亚加强物流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物流合作。2003年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8年台湾与大陆实现“大三通”,2010年大陆与台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开始实施,两岸四地物流合作进入实施阶段。
  物流企业开始“走出去”。2011年,我国交通、邮政和仓储业对外投资超过12亿美元,2003~2011年年均增长近40%。国内物流企业跟随制造和商贸企业及工程承包“走出去”。如,中外运长航海外业务有新的拓展,顺丰速运逐步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布点。中远物流在核燃料和废料物流、工程物流和会展物流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六、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统计工作不断创新。2006年起,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制定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全面监测物流业发展情况,并定期向国内外发布。特别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2003年9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10年来,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已发布了两个《物流标准专项规划》,一批重点物流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已经完成。
  教育培训工作齐头并进。目前全国已有417所本科院校、824所高等职业学校和20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在校学生突破100万人。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年11月开展以来,已有30多万人参加了认证培训,16万多人取得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我们也要看到,十六大以来,我国物流业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发展与转变的关系,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助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以物流业发展的新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